售價隨時會調整;特價有時效性,有需要的人動作要快!雅虎購物、momo購物及博客來是我比較常去逛的EC網購平台,常常有優惠商品可撿便宜。AUSTIN最近也對這個商品很感興趣,要到處比價;尋找低價及可靠的網購地方!整理了GOOGLE上關於疊韻:讓邊界消失,一場哲學家與舞蹈家的思辨之旅搜尋前幾名排序的資料來輔助! |
![]() |
疊韻:讓邊界消失,一場哲學家與舞蹈家的思辨之旅:2019760030453,店家為 樂天書城 | 樂天市場購物網 - 台灣 售價:221 我要購買 |
雅虎購物、momo購物及博客來是我比較常去逛的EC網購平台,常常有優惠商品可撿便宜。走過路過,千萬不要錯過!請參閱詳細商品資訊疊韻:讓邊界消失,一場哲學家與舞蹈家的思辨之旅整理資訊大致有分享文、開箱文、試用文、評鑑文、推薦文、是否便宜、優缺點等資訊.希望我整理的資料能對我大家SILVIA有幫助。SILVIA是我的好朋友,為人正直又有愛心;SILVIA他只會推荐好東西! |
其他資料列表: 1.博客來-疊韻:讓邊界消失,一場哲學家與舞蹈家的思辨之旅 書名:疊韻:讓邊界消失,一場哲學家與舞蹈家的思辨之旅,原文名稱:allitÉrations : conversations sur la danse,語言:繁體中文 ... https://groups.google.com/d/topic/yotu/XzLfaZVuRykTranslate this page 疊韻:讓邊界消失,一場哲學家與舞蹈家的思辨之旅 Showing 1-1 of 1 messages www.eslite.com/product.aspx?pgid=1001180772390676Translate this page 疊韻: 讓邊界消失, 一場哲學家與舞蹈家的思辨之旅 - 表演藝術, - ,一場歷時近一年的即興對談,沒有目的或野心,只有往返 ... www.taaze.tw/sing.html?pid=11100737432Translate this page 疊韻:讓邊界消失,一場哲學家與舞蹈家的思辨之旅. allitÉrations : conversations sur la danse. 尚-路克.南希、瑪蒂德.莫尼葉. 郭 ... 創意廣告/古物鑑賞,藝術設計|作者:尚-路克.南希/瑪蒂德.莫尼 出版日:2015/02/05 |
內容簡介《疊韻》是一場試驗,哲學與舞蹈的表達模式在此相會。 也許,它將帶領我們走向各種藝術之間相通(或不相通)的地方。 一場歷時近一年的即興對談, 沒有目的或野心,只有往返運動所需的輕, 因為沒有這種輕,誰也跳不動,誰也無法思考。 ◎中央大學法文系教授蔡淑玲專文導讀 舞蹈強調出神,詩強調意義的淨空, 繪畫強調存在感,雕塑則是觸覺,音樂是穿透力…… 不同的藝術既以對比鮮明的方式彼此區隔, 同時又互相為鄰,彼此碰觸,彼此迴響。 ——尚-路克.南希 藝術凝視生命,於是我們凝視藝術。 藝術無法與真實等量齊觀,但藝術可以命名真實,挪移真實,凝視真實,令人渴望看見真實。 於是法國當代哲學界解構大師南希,與法國第一位以編舞家身份入主國家舞蹈中心的莫尼葉,在一次次的往來對話中,聯手拋出一個個沒有標準答案、不是問題的問題,為所有藝術工作者、藝術愛好者爬梳出不同以往的凝視和分析角度,同時分享個人對表演、創造、美學的體會、渴望、省思與質問。 ○○○○舞蹈是什麼,與其他藝術形式不同和相同之處又在哪裡; ●表演是許多的問題,稀少的答案(甚至不在乎答案)。 ○○○舞蹈與機構之間該保持什麼樣的關係,真正的獨立自主是否存在; ●●創造和隸屬於什麼門派無關,創造容不下任何據為己有的想法。 ○○在政治正確的「共享」概念,與藝術必須具有個體性的兩難之間,怎麼達成創造力的實踐; ●●●一個作品不是為了占有任何風格、任何形式,創作是一種放棄擁有的行為。 ○如何以「浸染」取代「模仿複製」; ●●●●作品從不生根,它在縫隙游移…… 以地面為基點,有形的、運動的肢體 vs. 以思考為基點,無形的、靜止的語言文字 ◎《疊韻》的緣起 2000年,法國編舞家Mathilde Monnier在蒙特婁新舞蹈國際藝術節上,聽到不跳舞的大哲學家Jean-Luc Nancy發表一篇文章,立即感覺它猶如以文字編的一支獨舞,用的雖然不是舞蹈的肢體語彙,卻逼近舞蹈的運動方式…… 以《疊韻》為名,編舞家決定在簡單的舞台上展現「以導演手法呈現的朗讀」,由哲學家以念白的方式作為舞作的聲音主幹,讓舞蹈和音樂接力演繹。 這不只是讓哲學家在舞台上將文章念完就了事,而是讓文本、音樂和寂靜、舞者在現場發生直接或間接的運動,賦予它們同樣的能見度和存在感。這也是一種對平等的思考,在哲學與舞蹈如此不同的感受層面和視野之間,分享彼此的觀點。它讓文本、舞者動作、音樂、影像在舞台上交錯進行,「讓觀眾無所適從,必須自己選擇他跟得上的東西」。 ◎為何舞蹈? 編舞家: 班雅明說,所有語言在溝通的是語言本身,語言是最純粹意義上的溝通媒介。以肢體和動作做為媒介,舞蹈所追求的是同樣層次的意義。不只是舞蹈裡的運動,還有姿勢、能量、韻律、斷句、存在感等等,這一切都在製造意義,創造一種表現語言的語言。 舞蹈的藝術,是在身體裡捕捉運動的流逝,同時賦予它意義,為那些不斷流失、不斷逃脫意義的東西賦予意義。編舞家和舞者的工作,就是在意義的逃逸裡捉住、留住意義,在運動的流逝裡用運動創造意義。 哲學家: 意義的課題諸如:感受土地的方法,以及身體施加重量的方式;感受擺pose的、躺著的、趴著的、爬行的、踮起腳尖的身體,感受皮膚輕觸地面的剎那,感受身體渴望被感受,感受它蹦蹦跳跳卻不能飛,無法展開和土地的另一段關係。 終歸,一切都在飛天和遁地之間:既非前者亦非後者,而是兩者之間的某種張力。某種堅決留守在人世間的方法,絕不就此消失,不上天堂也不下地獄……我們可以這麼說。舞蹈拉住了我們,不往任何一邊去。舞蹈本身就是這種拉力的遊戲。它以最明確的方式,讓我們存在這個世界上。 ◎舞蹈的手段 ...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尚-路克.南希(Jean-Luc Nancy) 1940年生,法國哲學家。巴黎索邦大學哲學系畢業,1988年起任史特拉斯堡哲學系教授,2002年退休,獲榮譽教授之銜。南希深受德希達、巴代伊(Georges Bataille)、海德格影響,著有海德格、康德、黑格爾、笛卡爾、巴代伊的專書和論述。 當代社會裡的人們如何生活在一起,南希提出一種「多數的個體」狀態,而「我們」不必要是具體實質的特殊認同。他發展出一套原創本體論,影響人們對宗教、政治、社群、藝術的思考。其大眾哲學書籍,主題探討身體、快感、解構宗教、現代社群等議題,包括台灣唯一繁體中文譯本《解構共同體》(La Communaute des?uvree)。 南希也從事藝術分析,尤其是當代藝術,並創作詩歌和戲劇,也出版電影、音樂相關書籍,是極具影響力的藝術文化哲學家。 瑪蒂德.莫尼葉(Mathilde Monnier) 1959年生,法國編舞家。曾任蒙比利埃國家舞蹈中心(Centre choregraphique national)藝術總監20年,2014年起進入國家舞蹈中心(Centre national de la danse),成為第一位以編舞家身份主掌此以服務舞蹈專業,並以訓練、保存和創作為要旨的舞蹈中心總監。 她是思考型的編舞家,不斷試探自己創作的界線。曾與暢銷作家、歌手同台合作,尋求與其他藝術形式對話、交融,成為她的創作特色。2002年與哲學家尚-路克.南希的對話,是她深入全面思考創作的過程,有書籍、舞作和影像等紀錄。 譯者介紹 郭亮廷 ... 目錄第一章 哲學和舞蹈的對話就此展開 •疊韻 •舞蹈:製造意義 •舞蹈:丟開言語 •舞蹈:撤銷所有媒介 •機制保護下,調整座標和堅持 •創造力的實踐 •以練習和經驗取代學習 •每個人都有跳舞的一天 •舞蹈:身體以外的空虛 •瀕臨情色界限 •邁向另一種舞蹈 •欲望是創作的開端 第二章 獨自來到世界上 •莫尼葉、南希以獨舞為題的座談會,緣起於二○○一年國立舞蹈中心的邀請。對談內容由該中心全程記錄,整理成文字,並首度收錄在座談會的刊物《單人舞蹈》(La Danse en solo)裡,二○○二年由國立舞蹈中心出版。 第三章 排練筆記 •在排練過程中摘錄、交換,最後交融在一起的筆記。 第四章 走近瑪蒂德 •二○○四年八月,影像工作者克萊兒‧德尼(Claire Denis,1948-),與莫尼葉、南希的對談紀錄。 第五章 疊韻(演出文本) •尚-路克.南希撰寫的演出文本,最初題名為〈舞蹈的分離〉。此為這篇文章的第六版,二○○三年五月十九日完成,先後在巴黎(龐畢度中心)、史特拉斯堡、里昂、蒙比利埃和土魯斯演出。 |
※其他推薦※
|
資料來源:樂天市場購物網